门徒注册-牛顿晚年沉迷于神学?真相你绝对想象不到
你的位置:门徒注册 > 业务范围 > 牛顿晚年沉迷于神学?真相你绝对想象不到
牛顿晚年沉迷于神学?真相你绝对想象不到
发布日期:2024-08-23 16:26    点击次数:153

关于牛顿有这样的传言:牛顿晚年不仅痴迷神学,还非常沉迷于炼金术!这不禁让人遐想:牛顿究竟发现了什么,从而踏上了这样一条道路?

炼金术士在展示成果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艾萨克·牛顿,这个名字不仅代表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更是一位在科学与神学间架起桥梁的哲人。

世人往往聚焦于他作为科学家的辉煌成就,却鲜有人知,这位科学巨匠,内心深处竟也藏着一个炽热的神学梦。那份对上帝无尽的敬仰与探索驱动着他不断前行,直至触及宇宙真理的边缘。

我不知道在世人看来我是什么样子,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只是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一边是逻辑严谨、公式飞舞的科学殿堂,另一边则是神秘莫测、信仰坚定的神学秘境。这两个世界在牛顿的心中,竟是如此和谐地共存。

甚至《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部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著作和他的伟大宇宙体系,不过是牛顿神学研究总体计划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牛顿写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手稿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牛顿晚年的神学研究可能显得不合时宜。然而,这种跨学科的兴趣却体现了他广泛的智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牛顿对神学的兴趣并没有削弱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反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工作,也能让我们反思科学与信仰之间的微妙联系。

1 牛顿体系中没有上帝的位置?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一版一经出版,就招致来自宗教界和神学界的强有力的批评,批评者主要指责的是牛顿的体系中没有上帝的位置,第一版甚至通篇没有提及上帝。

其中贝克莱大主教和莱布尼兹的批评很有分量,他们都有充分资格与牛顿对话。贝克莱大主教认为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排除了上帝的存在的可能性,因而属于无神论。贝克莱甚至还仔细推敲了牛顿的流数法、无穷小和极限概念及理论,指出了它们在数学上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甚至是荒谬的。

左:贝克莱大主教 右: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则认为万有引力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秘的质”,连上帝也说不清。所以,牛顿必须澄清自己的神学见解。在他那个时代,对于有教养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来说,不信神或者无神论者是一个可怕的罪名。牛顿当然不愿戴上这顶帽子。

更何况牛顿本来笃信上帝,自幼就有着极为深沉的宗教情感,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服务于证明上帝的存在和解释上帝的创造物的庄严、伟大和秩序。

而且牛顿青年和中年时代,大约是想使自己成为一个集大成的神学家,自然哲学、数学只是他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一个方面而已。甚至可以说,对于牛顿而言,《原理》和他的伟大宇宙体系,只是他的神学研究总体计划中的一个局部的或阶段性的成果。

由此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原理》和《光学》发表后,牛顿又那样专注地沉迷于神学研究,并写下页数十倍于自然哲学手稿的神学手稿。

威斯敏斯特教堂内的牛顿纪念碑。雕像中牛顿肘下压着四本书,分别是《数学》《年代学》《光学》《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代表了他在这些领域的成就。

因此在《原理》第二版发表时,牛顿加写了一段只有4000余字的总释,集中表述了他的上帝观和上帝与他的宇宙体系之间的关系。

2 牛顿的上帝观和他的宇宙体系

在总释中,牛顿在探讨宇宙体系时,指出了涡旋说的不足,并强调了宇宙空间的真空特性。他进一步提出,天体维系在轨道上的原因不仅仅依赖于万有引力,而是隐含了更深层次的“第一推动”概念,这为后续关于上帝设计宇宙体系的讨论埋下了伏笔。

随后,牛顿详细阐述了他心目中的宇宙体系,这是一个由上帝精心设计、充满秩序与和谐的世界。他描述了行星、卫星和彗星在宇宙中的运动规律,并指出这些规律都源自上帝的全能全智。同时,他也对恒星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猜想,认为它们同样处于上帝的统治之下。

彗星理论是整部《原理》中最精彩的部分。牛顿以与现代天文学极为吻合的方式解释了彗尾现象:彗星在近日点受到太阳加热释放出气体物质,气体物质因受到阳光的照射而反光,在远离太阳的位置彗尾消失。

但牛顿明显地回避了《圣经创世纪》中讲的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他似乎不反对上帝创世,但他不同意《圣经》中的那种创始说。在他自己的宇宙里,他只强调了上帝对于宇宙的统治权。

牛顿比较了统治权与自治权的区别,指出一般人心目中的上帝只不过是有自治权的神,但真正的上帝是享有对于一切的统治权的。牛顿由上帝的统治权推导出上帝的禀赋,他认为上帝是超越并支配一切的存在,具有能动性和全能全智的特点。

人类无法完全理解上帝的本质和行事方式,但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感受其存在与伟大。由此,牛顿对莱布尼兹等人的质疑进行了回应,坚持认为自然哲学是研究上帝智慧的重要途径。

牛顿1672年使用的6英寸反射望远镜复制品

总的来说,牛顿的上帝见解的确与大多数基督徒的见解不同。他不谈论上帝创世,但他谈论上帝“治世”;一般人认为“是”上帝的东西,他认为那只“属于”上帝;普通信众认为要认识和接近上帝必频待告和诵读《圣经》,他却认为应当研习自然哲学。

牛顿信仰上帝,而且认为自己负有重要的神学使命。他以为自己的使命是向世人宣示宇亩的真理。但《原理》作为一部纯粹的科学著作,正文通篇与上帝毫无关系。

牛顿坚信《圣经》是古代贤哲写给后人的密码书,其中深藏玄机,而历代流传下来的《圣经》已经充满讹误,甚至还被篡改过。所以,牛顿自觉承担研究《圣经》年代学的任务,他要还《圣经》以本来面目,并且解读其中的秘密。

牛顿相信炼金术,经常夜以继日地守候在乌烟瘴气的炼金炉前,还曾经为此累垮了身体甚至中毒,因为他认为炼金术中也深藏着宇宙机密。

牛顿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3 信仰上帝却有最科学的精神

在那篇“总释”中,牛顿刚刚谈论完上帝,就再次表述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坚定地拒绝谈论万有引力的原因。关于引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他的回答是:“不知道”。

“我也不构造假说;因为,凡不是来源于现象的,都应称其为假说;而假说,不论它是形而上学的或物理学的,不论它是关于隐秘的质的或是关于力学性质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地位。在这种哲学中,特定命题是由现象推导出来的,然后才用归纳方法做出推广……对于我们来说,能知道引力确实存在着,并按我们所解释的规律起作用,并能有效地说明天体和海洋的一切运动即已足够了。”

“不构造假说”和“在实验哲学中没有地位”是牛顿所有的文字中被现代人炒作得最多的。牛顿是伟人,他的话当然一定是微言大义了。

在牛顿的时代,像牛顿这样只对宇宙体系进行描述而拒绝做出充分说明和解释的做法,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学界的风气是一事当前必先追问终极原因,这种思维方式至今仍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存在,但它在大多数场合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知识。

而自牛顿始,这种先描述后解释的思维才成为自然科学的标准思维,正因为如此,牛顿以后的科学才步入正轨,日益昌明。

然而更值得称道的是,牛顿在深深自负于自己的发明之余,并没有忘记求实的态度;牛顿谈到了某种最精细的精气的事情,它使物质粒子在近距离上相互吸引,一旦接触就粘连在一起:它还使带电物体既推斥又吸引其他物体;使光发射、反射、折射,并加热物体;使感官受到刺激,使躯体受到意志的驱动,等等。

牛顿暗示,他的学说对这些现象还无能为力。这是一种美德:谦逊。牛顿本人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理论的不足。

伍尔索普村牛顿故居

今天的科学和技术大大超越了牛顿的时代,但是在两个问题上我们还没能超越牛顿:一是建构一个与牛顿的同样简单的宇亩体系;二是用统一的理论去描述和解释牛顿在上面提到的种种现象。



相关资讯